找到相关内容361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喀巴对于大、小乘戒相融之思考(1)

    经典中,将佛所随机散说的菩萨学处、菩萨行予以总集的内容,藉由“三聚净戒”的结构加以贯串整合。此一串集因而具有“会归”─融摄解脱于大乘实践的意涵。此一理论的形成,在概念上使大小乘的戒律透过并存的方式...诠释特色:一、融合中观与唯识的传承;二、强调受持解脱的实践基础;三、阐释菩提心与菩萨的关系。)   宗喀巴以《学集论》、《入行论》的思想融入<戒品>的诠释主体中。此一进路除了受到传承的影响外,其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060063.html
  • 声闻与菩萨的异同

    声闻与菩萨的异同  佛法行者,一般分为二类,就是发出离心的声闻与发菩提心的菩萨。这二者,不仅发心有很大的差异,而且所修的戒行也有很大的不同。这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论述:  一、通戒与戒声闻,是七众弟子各别而受的,其所受戒律各各不同。菩萨是通戒,任何一个信佛的弟子都可以受。  二、摄律仪戒与三聚净戒声闻,就是一般所说的摄律仪戒,其作用是防非止恶,又称为解脱。大乘菩萨,除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752916.html
  • 皈依三宝者极应注意的三类恶业

      在娑婆世界中,尤其是在末法时代,我们很容易造下恶业,对已皈依三宝的人来说,最大的恶业有以下三类,应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。   一、对于传戒的上师(包括传授解脱、菩萨及密乘)和传法的上师都应非常恭敬尊重,但在依止、求、求法之前,应先对传戒、传法的人作详细谨慎的观察。传授解脱的上师至少应具有出离心,传菩萨的上师至少应具有菩提心,而传密法尤其是传大圆满法、灌大圆满顶的上师不但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学佛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301001552.html
  • 入密明灯论

    金刚上师具有特殊的信心。具此两个条件,方有资格进入密乘。   进入密乘的标志是接受了密宗的灌顶,未得灌顶者无权修学密法,否则犯盗法罪。与解脱与菩萨不同的是,密乘并无单独的授戒形式,在灌顶同时,便已得到了密戒的戒体,而且已圆满具足了皈依解脱与菩萨。密乘戒条细分有成千上万,主要可归纳为大幻化网五条根本:(一)不舍无上,即不舍密宗甚深等净无二之义。(二)恭敬上师。(三)不间断修本尊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入密|学密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444327859.html
  • 三类大恶业,学佛人最应警惕

    (包括传授解脱、菩萨及密乘)和传法的上师都应非常恭敬尊重,但在依止、求、求法之前,应先对传戒、传法的人作详细谨慎的观察。传授解脱的上师至少应具有出离心,传菩萨的上师至少应具有菩提心,而传密法尤其是传大圆满法、灌大圆满顶的上师不但应具有上述的出离心和菩提心,而且应已有证悟的智慧。因此不管依止谁,向谁求法、求,即使他是释迦牟尼佛、宗喀巴大师、麦彭仁波切或是上师法王如意宝,事先都应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12179314.html
  • 《增壹阿含经》学记序

    已如上述,下手方便,需依次第。学密法必需有显教之基础,未学显教者,不能入密。显教戒定慧三学,以学为首。师曰:“宗大师创额鲁巴教派,所以特别兴盛,即因严持解脱,及摄持僧团如法羯磨之故。”又曰:“定...二部,万要与解脱结合。”可见密乘必以大乘为基础,大乘必以解脱为基础,此戒律方面显密大小之次第也;修行方面,五道次第;密法《生起》与《圆成》二次第,均须循序渐进,不可颠倒,不可躐等。此乃...

    能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347173.html
  • 三乘戒律的对治重点

    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围绕着贪爱而发生的,而这些行为大部份是恶业,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把对治贪心立为解脱的最主要内容。   初学者欲守持净戒,必须先注意男女之间不能经常接触,否则很容易生起贪心,若不能有效的...故意杀母,犯了五无间罪,其解脱之戒体已不可能得到,故不能留住僧团。”他因而被驱出了僧团。   他经过长期的闻思修,已深信因果,并对自己所犯的罪业非常后悔,知道自己所造的罪业太大,实在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戒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82020223.html
  • 三乘戒律的对治重点

    而这些行为大部份是恶业,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把对治贪心立为解脱的最主要内容。  初学者欲守持净戒,必须先注意男女之间不能经常接触,否则很容易生起贪心,若不能有效的对治这种烦恼,最后将会破很多根本,...回答:“昔日曾为邪淫,而亲手弑母。”不久他弑母的事,传到佛陀的耳里,佛说:“此人今生故意杀母,犯了五无间罪,其解脱之戒体已不可能得到,故不能留住僧团。”他因而被驱出了僧团。  他经过长期的闻思修,已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743025.html
  • 佛教道德观

    乘。三乘各有深浅不同的道德观,而具体体现于行为的规范,在下士道为十善戒。在中士道为解脱,在上士道为菩萨道。   十善戒:身三(不杀、不盗、不淫);口四(不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);意三(不贪、不...摄取于僧”。要组织深信佛教的出家众,成为团体,必须有规章制度,七众解脱,是不同身份的七种佛教徒各人的守则,而僧团办事的制度则有几十种羯磨法,羯磨是僧团的民主会议制度,行筹是投票表决制度,体现了民主...

    隆莲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344062.html
  • 三类大恶业,学佛人最应警惕——益西彭措堪布开示

    (包括传授解脱、菩萨及密乘)和传法的上师都应非常恭敬尊重,但在依止、求、求法之前,应先对传戒、传法的人作详细谨慎的观察。传授解脱的上师至少应具有出离心,传菩萨的上师至少应具有菩提心,而传密法尤其是传大圆满法、灌大圆满顶的上师不但应具有上述的出离心和菩提心,而且应已有证悟的智慧。因此不管依止谁,向谁求法、求,即使他是释迦牟尼佛、宗喀巴大师、麦彭仁波切或是上师法王如意宝,事先都应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0576349.html